五十肩正名應為沾黏性肩關節囊炎,因通常在40至60歲人士身上出現而得名,但隨着都巿人長期使用電腦及手提電話,令五十肩患者年齡大大下降。
五十肩患者因為肩部關節囊及肩關節周圍的結締組織發炎僵硬,令到活動範圍受限,及出現持續性痛楚。
要判斷自己有沒有五十肩,除了到診所外,其實亦可以先行在家中透過幾個自我測試,來做初步診斷:
一、把手往上往前舉,看能不能貼到耳朵。建議可對著鏡子做,不可將頭側向手臂,而是將手舉在正中線,如果做不到這個動作,可能就要懷疑有五十肩問題。
二、將手搭到對面的肩膀,而且手肘尖要壓到你的前胸骨,如果你有關節囊沾黏,會壓不下去;但如果做得到,卻有點隱隱作痛,也要小心可能是早期症狀。
三、將手往後摸,摸到你對側的肩胛骨,對女生而言,差不是是扣內衣的動作。如果摸得到就沒問題;或從小到大都摸不到,可能問題也不大;但如果是突然摸不到,或者會引起疼痛,就要小心。
如果上面三個動作,你都難以完成或是出現痛楚的話,較大機會是有五十肩的問題。要治療五十肩,有人會選擇自己在家拉筋,意圖把關節「拉鬆」,但此舉有機會拉傷肌肉,傷上加傷。而完全不動,避開痛處,亦有機會惡化病情。最理想做法是由專業物理治療師幫助及配合適當藥物處理。